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中国证券报》11日刊发文章《增强交易便利性和通畅性 沪深交易所多举措激发市场活力》。文章称,8月10日晚,沪深交易所在完善交易制度和优化交易监管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以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交易便利性和通畅性,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
沪深交易所明确,研究将沪市主板股票、基金等,深市上市股票、基金等证券的申报数量要求由100股(份)的整数倍调整为100股(份)起、以1股(份)递增。同时,研究ETF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同时,优化交易监管,平衡好保持交易通畅和打击恶意炒作,发布交易监管业务规则英文版本。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证券申报数量降维的举措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金效率,提升市场流动性。ETF盘后交易举措能够丰富交易方式,拓展交易时间,提升市场便利性。交易监管优化的举措能够更好地实现零容忍和不干预,推进标准公开,维护稳定运行,提升市场透明度。
研究ETF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
沪深交易所认为,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是盘中连续交易的有效补充,不仅可以满足投资者在竞价撮合时段之外以确定性价格成交的交易需求,也有利于减少被动跟踪收盘价的大额交易对盘中交易价格的冲击。调研中市场主体普遍反馈希望ETF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进一步满足投资者以收盘价交易ETF的需求。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该制度一方面可降低大额交易对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可满足投资者盘后交易需求,增加投资者交易时间,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投资者投资便利度,开通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可与境外市场交易时间衔接,有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